〇、前言

之前提到 ,我跟基友一起购买了英特尔的 NUC8 迷你主机,因为我要更换白苹果网卡占用 M.2 接口,只能选择 SATA 接口的固态硬盘。

外星人老矣,NUC8接棒,佰微M.2固态让小钢炮飞起来




这里顺便科普一下:囿于目前的电脑硬件利用率,在日常使用场景方面 M.2(NVMe)和 SATA SSD 暂无明显的差距,远没有跑分数据那么夸张。

用个不太恰当的比喻:如果机械到固态是 20s 到 5s 的差距,那么 SATA 到 NVMe 就类似 5s 到 3s 吧~

不过,对性能要求比较苛刻的专业人士(3D开发、修图剪片等)自然会选择高端 NVMe SSD,有条件不差钱的朋友也请便,毕竟有句俗话「我可以不用,但你不能没有」。我作为实用党,加上 NUC 黑苹果的特殊情况,最后还是安心(自我安慰)选择 SATA SSD 了,哈哈~

上个月光威的新品 SSD 在大妈站内很火,国产颗粒+主控,于是我也顺手支持了一下国产,在 618 好价入手了这款光威奕 Pro 固态硬盘。

虽然光威常被戏称为「鱼竿厂」,但是它作为老牌存储供应商嘉合劲威旗下的主打子品牌,性价比还是十分出众的。




一、简单开箱

光威的外包装为大红色,中间印有一个中国龙图案,映衬了其国产芯的产品定位,右下角便是国产联芸主控(Maxio)的标识。

——没有商品卡片权限,感兴趣自己搜——




包装背面是一些常规的产品介绍和规格信息,提供三年固保。我购买的是 512GB 的版本,另有 256GB 和 1TB 可选。




打开包装,内外风格基本保持一致,都是相同的配色和图案,左上角印有产品型号「奕系列 Pro」。




我刚好有一个透明的硬盘盒,把光威弈 Pro 固态硬盘装进去以后,当做移动硬盘的颜值也还不错。




光威硬盘的背面和其他常见的 SSD 差不多,边角处有一个保修贴纸,如果要拆解看内部得撕掉它,然后取下隐藏的固定螺丝。我作为一个普通小白,就不乱来了。




这里借用一下@河边有只象 的拆解图,联芸Maxio主控+长江存储颗粒,纯正的国产芯片。


二、性能测试

我先用 CrystalDiskInfo 软件查看了详细的硬盘信息,这块全新的光威奕 Pro SSD 通电次数 3 次,温度 30 度,健康状态良好,支持 NCQ 和 TRIM 功能。




在 Windows 上,我使用了常见的 CrystalDiskMark 软件测速,读取 544MB/s,写入491MB/s,比官方宣称的读500、写450还略快一点,有点小惊喜。

注:我把 512GB 的硬盘分了两个区,所以容量只显示了 238GB。




另外,我在这个光威 SSD 安装了 Windows + macOS 双系统,以 macOS 的 512GB 为准把它分成了两个区,各占 256GB 左右。

不过在 Windows 上因为平台的容量算法不同,单个分区显示的是 238 GB(既上图)。




换到 macOS, 我使用了 Disk Speed Test 进行测速,同样是因为平台和软件的计算方式不同吧,数据略有差异。




我平时偶尔用 Final Cut Pro 剪一些 1080p 的小短片,从上图可知光威这款 SSD 已经能轻松胜任了;如果使用 ProRes 格式的素材,剪辑 4K 视频也未尝不可。

我测试了一段 1 分 45 秒的 VLOG 粗剪素材,时间线预览很流畅,导出 1080P@60fps 的 MP4 文件,渲染时长约 3 分 20 秒,还算不错了。

虽然剪辑效率主要看 CPU 和 内存,但硬盘也不能拖后腿呀~




按照光威的说明,弈 Pro系列采用了基于 Xtacking 架构研发的长江储存 64 层 TLC 3D NAND 原厂颗粒,配合联芸主控芯片,可以让 SSD 提供更高的传输速度,释放闪存潜能。


三、结尾

经过装机两周左右的体验,这块 SSD 在日常上网、软件启动、修图剪片等场景的表现都十分流畅,并没有卡顿的情况,我要求不高,基本挺满意的。这也难怪产品在发售后的热度一直很高,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嘛。

光威弈 Pro 固态硬盘作为一款国产中端存储产品,全线采用国产方案,还保持了一贯的高性价比,性能和价位相符。无论是升级旧电脑、采购新电脑选择固态硬盘,普通消费者都可以一试,算得上物美价廉。



最近贸易战的情况大家看在眼里,受制于人可不是啥好事,希望国产品牌都能加强自主创新,持续进步。国货不应该是「高价低能」或者所谓「便宜货」,如果多一些光威弈系列这样用心打造的国产精品,我相信支持国产的消费者也会越来越多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