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时间10月29号晚9点整,NVIDIA GeForce RTX 3070非公版显卡正式解禁。更高的频率设置以及更出色的散热设计无疑是非公版RTX3070显卡的两大看点,而在这两个方面,RTX3070 GAMINGX TRIO魔龙再次传来丢龙的“带节奏之声”!我也是真的受够了,更有大白牵着小白,溜出更丢龙的故事来了,我也真的是醉了!

首先继续老调重弹,唱衰魔龙的石墨烯背板——

这点真的是很扯!早在3080/3090魔龙上市便已经有黑手在带节奏了,愣是把“Look's like说成是It is”,完全不顾及一丁点的礼义廉耻!咱们就算不解释是不是石墨烯背板,OK!微星如果敢拿普通塑料当石墨烯材料去宣传,这便是典型的虚假宣传,大家不妨去试试买RTX30魔龙,说它背板涉嫌虚假广告,然后去举报!一张挣回三张的钱!

RTX30魔龙丢龙?被带跑的节奏,谣言在实测面前粉身碎骨

早在2014年就有石墨烯的相关定论,材质轻、韧性强、具备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!这说明破解材质是不是石墨烯只需要有一个万用表就行了!大家都知道,我们日常所能接触到的塑料大多都是不导电体,可能不能100%绝缘,但是也绝对做不到石墨烯材料的导热又导电的绝学,所以综合来看RTX30魔龙的背板绝不会造假。

RTX30魔龙丢龙?被带跑的节奏,谣言在实测面前粉身碎骨
RTX30魔龙丢龙?被带跑的节奏,谣言在实测面前粉身碎骨

其实关于石墨烯背板已经有很多视频大神做过正名了!

RTX30魔龙丢龙?被带跑的节奏,谣言在实测面前粉身碎骨
RTX30魔龙丢龙?被带跑的节奏,谣言在实测面前粉身碎骨
RTX30魔龙丢龙?被带跑的节奏,谣言在实测面前粉身碎骨

RTX3070 GAMINGX TRIO魔龙的背板同样采用由石墨烯材质混合材料制成。它可以在安装和长期使用过程中保护显卡PCB免于损坏。请大家注意背板上的导热硅脂垫,它能够尽可能的吸收来自对应位置显存、GPU区域和VRMs的背部热量,如果真的像“带节奏黑手”所言的“这是塑料”,导热垫不就又浪费了嘛。

RTX30魔龙丢龙?被带跑的节奏,谣言在实测面前粉身碎骨
RTX30魔龙丢龙?被带跑的节奏,谣言在实测面前粉身碎骨

拆开显卡的散热器,可以看到散热器除了传统上的核心、显存和供电MOS,显卡还对电感、电容等部分都尽量做了导热覆盖。PCI-E挡板与PCB之间也有一片加强筋,加强筋同时也兼顾供电电容的散热。魔龙的散热器为6热管,采用6×6mm的配置。六根热管直接接触GPU表面。主散热器还为内存芯片和VRM电路提供冷却。散热器底座为热管直触设计,为了提升直触的换热效率,改善工艺的底座方形热管,让六根热管都可以接触到核心。热管与鳍片之间采用回流焊工艺,保证热管与鳍片的接触。

RTX30魔龙丢龙?被带跑的节奏,谣言在实测面前粉身碎骨

结果这个“热管直触”再次遭遇黑手“睁眼瞎”式带节奏,殊不知当初为何热管直触会被吐槽!大家看一下上图的两种典型的“热管直触”,看到的就是当年需要散热的GPU核心面积较小,第一种两个8mm管中间一个挺宽的缝隙,这样都没能完全覆盖GPU,容易造成热量涡留;其次就是第二款看着挺强的五根密集热管,因为核心小结果只有“三根正常工作”,最外侧的两根纯打酱油!

RTX30魔龙丢龙?被带跑的节奏,谣言在实测面前粉身碎骨

大家再看看RTX3070 GAMINGX TRIO魔龙的这六根6mm热管,因为安培核心的倍增性能表现,其核心面积也是空前的!经过超平打磨技术的六根密集纯铜管全部被GPU核心完美覆盖,一个多月的“带节奏”也没让RTX30魔龙的真正用户感到真正的“丢龙”,压根就是黑手的把戏罢了!

RTX30魔龙丢龙?被带跑的节奏,谣言在实测面前粉身碎骨
RTX30魔龙丢龙?被带跑的节奏,谣言在实测面前粉身碎骨

最后说一下“挤着眼”楞带节奏的2B模式!这波节奏让人更是无语!RTX3070 GAMINGX TRIO魔龙的拆解后,立刻有了新的楞带节奏的2B模式——说3070 GAMINGX TRIO魔龙有一条虚假的导热条完全无用!

RTX30魔龙丢龙?被带跑的节奏,谣言在实测面前粉身碎骨
RTX30魔龙丢龙?被带跑的节奏,谣言在实测面前粉身碎骨

而实际上这种“断章取义”的2B带节奏模式仅限大家都拿不到实卡阶段,其实那散热垫对着的位置上正好是3070 GAMINGX TRIO魔龙的GPU核心供电模组的MOS散热片!看TechPowerUp的拆解很直观!至于导热垫的效果,导热垫本身肯定是能导热的,和散热鳍片有接触就肯定有热传导发生,所以肯定是有导热效果的。而且导热垫是软的,散热鳍片是硬的,所以压力作用下,接触面肯定不止是边缘。

RTX30魔龙丢龙?被带跑的节奏,谣言在实测面前粉身碎骨

谣言之所以叫谣言,就是完全只能“以讹传讹”,经不起任何的推敲和论证!被黑手带了各种节奏的微星3070 GAMINGX TRIO魔龙,在实际权威的TechPowerUp网站的权威结论为:在特定的热负荷下测试显卡冷却器,这使得这个测试独立于所使用的显卡,唯一的变量是应用于冷却器的热量输出,我们可以控制。这种噪声标准化测试有助于我们了解冷却解决方案的有效性、设计的热输出量以及所需的能量。下图中绘制的温度是芯片芯片上热传感器记录的GPU温度。MSI的热解决方案运行温度甚至比RTX 3080铁冷却器低得多,非常令人印象深刻。